为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,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抓基层、打基础工作,切实按照《决定》要求,创新基层党建工作,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
创新基层党建工作,必须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。在强化农村、城市社区等传统领域党组织建设的同时,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,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。重视利用互联网、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体,拓展基层党建工作渠道阵地。加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资源整合,推行机关、企业、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,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。
创新基层党建工作,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。按照“控制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发挥作用”的总要求,坚持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发展党员,加大在青年工人、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力度,优化党员队伍构成,提高发展党员质量。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,认真落实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制度,出台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指导性意见,疏通出口、纯洁队伍、健康机体。要按照明确责任主体、分类管理服务、多方协同配合的要求,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。加强对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帮扶,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。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,激发党员投身改革、建功立业的内在动力,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。
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,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深化,是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的创新,也是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。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,深刻把握“服务型”的内在要求,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、服务发展、服务民生、服务群众、服务党员上来,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。一要强化服务功能。二要提高服务能力。三要完善服务保障。